“我们在办案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真实案例,如何将这些‘经验碎片’转化为理论研究成果,特别是运用前沿科学方法进行量化分析,还需要专家给我们指点迷津。”日前,在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检察院会议室里,7名检察官与3名三峡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围坐在一起,就如何撰写解决基层社会治理难题的调研报告热烈讨论着。这样的场景,已成为该院深化检校合作、提升检察履职能力的常态。
早在2021年,该院就与三峡大学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合作,将“课题共研”确立为合作方向,通过定期互访、联席会议、案件会商、专题调研等方式,实现法学理论前沿与基层检察实务的“双向奔赴”。
理论研究的生命力在于解决实际问题。该院与三峡大学的合作,始终锚定基层检察履职的关键环节和治理难题。今年以来,针对养老领域涉众型经济犯罪多发问题,该院与三峡大学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召开3次研讨会,双方以课题组联合调研方式,共同梳理该类案件的共性特点、背后成因及治理对策。在专家教授的指点下,该院还将研究视野从法学拓展到了心理学、神经认知学等学科领域,进一步拓宽研究视角、提升研究价值。“检察官出题、教授解题、双方共同答题”的模式,逐渐消除了理论研究与检察实务的壁垒。
“这只是检校合作的起点,未来我们将围绕服务大局、司法为民主题,与高校专家学者携手攻关更多前沿性、实践性课题,努力打造‘检校智慧共同体’,并将其作为助推基层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该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邓国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