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暴雨后,彩钢瓦被掀翻至铁路线上威胁行车安全,一处违规养殖污染水体危害长江生态,一段废弃铁路桥墩影响河道行洪安全……这些看似分散的威胁,都曾是武汉铁检机关公益诉讼的“战场”。
十年探索,十年耕耘。自检察公益诉讼制度全面推行以来,武汉铁检机关以其独特的跨行政区划管辖优势,将司法力量精准投向公共利益的重要地带。从清除铁路沿线安全隐患到守护长江生态,从保障旅客“舌尖安全”到构建跨域协作网络,武汉铁检机关在护航“轨道上的湖北”“水运上的湖北”,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助力打造新时代“九州通衢”的征途上,留下坚实的履职足迹。
消除铁路隐患
筑牢安全生命线
铁路多长,铁检机关司法保障的路就有多远。铁路运输安全稳定,关系国计民生,关系大局稳定,武汉铁检机关坚持将全力守护铁路运输安全作为第一职责和重大政治任务,强化监督履职,积极营造良好铁路沿线内外部环境。
2021年8月,一场暴雨将京广线武汉江夏段某公司一处彩钢瓦棚整体掀翻至铁路线上,设备故障、铁路封锁,列车运行中断,同时也撕开了安全隐患的“伤口”。
“经调查,约40亩农用地被该公司违法占用开办水泥搅拌站;污水横流直接污染长江流域水系;锈蚀松动的彩钢瓦棚侵入铁路安保区,本次铁路侵限事故正是这片彩钢瓦棚所致,该案关乎基本农田保护、长江流域治理和铁路运输安全生产。”武汉铁路运输检察院承办检察官介绍说。
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该院迅速行动,询问证人理清事实,借委托勘测、卫星地图锁定证据,发专业函询厘清权责,通过专家咨询、案例检索明确办案思路。20份证据材料,1千余页案卷材料,夯实了诉讼基础。2022年5月提起行政公益诉讼,法院支持了检察机关的全部诉讼请求。行政部门履行职责,督促该公司进行搬迁,彻底消除这起铁路运输安全隐患。该案入选最高检检察公益诉讼精品案例。
结合湖北省铁路安全生产领域公益诉讼司法实践,武汉铁检机关提出“在《湖北省铁路安全管理条例》中增加公益诉讼检察条款”的建议被省人大常委会采纳,这是公益诉讼机制首次写入省级《铁路安全管理条例》,为检察机关提供更加有力的履职保障,有利于利用检察公益诉讼制度解决影响铁路安全的突出问题,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湖北、平安铁路建设。
十年来,武汉铁检机关先后组织开展了高铁沿线环境安全、铁路沿线桥隧安全、油气管道违规下穿铁路、服务保障支点建设等一系列检察专项行动,立案办理涉铁领域公益诉讼案件550余件,其中涉铁安全生产公益诉讼案件280余件,通过办案督促消除铁路安全生产隐患380余处,清理铁路沿线各类固体废弃物7万余吨(立方米),拆除铁路沿线违章建筑2万余平方米,督促建立限高架、限重标识20余处,清理铁路桥梁广告牌、光缆线20余处,清理铁路沿线危树5000余棵,切实守护铁路运输安全。
保障长江安澜
绘就生态新画卷
长江,这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金水道与铁路网纵横交汇,构成独特的生态版图,也成为铁检机关守护长江生态的前沿阵地。湖北省检察院武汉铁路运输分院锚定长江大保护使命,坚持一体履职、综合履职,以法治之力护佑长江安澜,有力书写服务保障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生态答卷。
该院办理的诉阳新网湖生态种养殖有限公司通海水域污染损害责任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就是加大公益保护力度,助力绿色发展的生动实践。
湖北网湖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北省阳新县东南部,属长江一级支流富水河下游,主要保护对象为典型淡水湖泊和泛水沼泽湿地,以及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资源及其栖息地,与长江生态环境息息相关。阳新网湖生态种养殖有限公司在2014年至2016年承包网湖大湖进行渔业养殖期间,向网湖大湖投放含磷饲料。2014年度共投磷肥约1000吨、氮肥约2000吨、有机肥约1000吨,2015年和2016年度共投豆渣、啤酒糟等饲料约46000吨,网湖入口、网湖中心、网湖出口三处水体均总磷超标,呈富营养化状态,长江生态的“毛细血管”遭受污染侵蚀。
湖北省检察院武汉铁路运输分院经核实,启动民事公益诉讼,梳理证据链条,明确污染事实,指出被告违反相关规定和合同约定,污染了网湖水体,进而对长江生态环境造成损害,应予承担侵权责任。武汉海事法院采纳了诉讼请求,判决被告阳新网湖生态种养殖有限公司赔偿194.6万余元,用于网湖水体的整体治理和恢复工作,并向社会公开赔礼道歉。这一判决既是对污染行为的刚性惩治,更向社会传递出明确信号:长江生态保护红线不可逾越。
该案得到人大代表点赞、政协委员认可,入选最高法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典型案例和湖北省十大法治创新案件。不仅修复网湖生态“伤口”,更以司法公开,履职创新,破解环保宣传弱、刚性不足的难题,为长江生态司法保护提供“铁检样本”。
该案不是孤例,而是武汉铁检机关护江行动的缩影。通过巡回检察、调研走访、磋商、听证、检察建议等方式,武汉铁检机关督促整治长江流域非法采砂、非法捕捞、非法排污、违法养殖等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办理案件180余件,保护山体10处,保护国际重要湿地2处,清理外来生物42000平方米,督促关停整治污染企业14家、违法养殖户9家、砖瓦厂3家,以检察履职助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回应人民关切
守护百姓烟火气
紧盯民生领域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侵害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严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突出问题,将公益诉讼触角延伸至食品药品安全、个人信息保护、无障碍环境建设、未成年人保护、军人地位和权益保障、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等领域,以检察“力度”提升民生“温度”。
围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面源污染治理、耕地资源保护等问题,加强涉农检察工作,共立案办理涉农公益诉讼案件170余件,保护农用地800余亩。武汉铁路运输检察院办理的某市非法占用农用地一案,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履职拆除违章建筑、恢复耕地。襄阳铁路运输检察院针对浩吉铁路牛首、柿铺段两公里范围内存在大量非法养殖、非法倾倒垃圾、非法堆放、黑臭水体污染等突出问题,制发检察建议,协调各行政机关综合履职,改善人居环境。
针对火车站周边商户食品安全问题以及预制菜整治、现制现售饮用水安全等领域,大力开展涉铁领域食品安全专项监督活动,深入全省铁路干支线客运车站附近的餐饮店和旅服公司、车站食堂等场所开展监督,立办涉铁食品安全案件37件,积极守护铁路旅客“舌尖上的安全”。
襄阳铁路运输检察院针对面包糕点超范围使用添加剂问题,延伸监督触角,向铁路卫生监管部门制发检察建议,督促辖区车站相关问题一并解决,实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效果,同时向供应链企业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推动食品安全源头治理。
加强协作配合
扩大共治朋友圈
公益保护从来不是独角戏。为更好推进检察公益诉讼制度发展、更好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武汉铁检机关在“合”字上做文章,先后与中国铁路武汉局、武汉铁路安全监督管理局、武汉海事法院、武汉军事检察院等单位签订了公益诉讼协作配合机制,共筑公益保护同心圆。
军地协同为国防利益加上“双保险”。加强与武汉军事检察院协作配合,在生态环境、国防设施、军事安全、军人权益保护、红色资源保护等方面同频共振、同向发力。针对某军用机场军用铁路专线两侧违法占地问题,襄阳铁路运输检察院联合武汉军事检察院和地方检察院召开座谈会,军地联动拆除违建,清理非法种植,用司法力量切实维护国家利益和国防军事利益。
加强与属地检察机关的协作配合,对于重大疑难复杂问题,积极邀请属地检察机关共同参与,共同做好沟通协调工作,形成工作合力。湖北省检察院武汉铁路运输分院办理的柯某某等12人非法采砂破坏长江生态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在属地检察机关的协助下,顺利完成起诉工作,依法追究被告人破坏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侵权责任,真正实现惩治犯罪与修复生态的有机统一。
加强与武汉海事法院在办理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案件中的协作配合,签订《关于建立办理长江流域(湖北段)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公益诉讼案件协作配合机制的备忘录》,共筑长江流域生态保护司法屏障。
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人民监督员、听证员外部监督和专家学者、“益心为公”志愿者的外脑支持作用,建立健全了专家库、听证员库、人民监督员库、志愿者库等,提升公益诉讼办案质效和公信力。
“湖北检察机关设立多处铁路‘检察服务站’,持续深化公益诉讼,同我们并肩作战,打响安全环境隐患综合治理攻坚战,帮助解决了我司沿线安全环境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清除了许多历史遗留的‘顽瘴痼疾’,在此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在发给湖北省检察院的感谢信上这样写道。
十年砥砺前行,未来任重道远。十年公益诉讼之路,铁路检察机关在探索中前行,在创新中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从最初的试点探索到如今的全面开花,从单一领域的监督到多领域的协同发力,铁路检察公益诉讼工作不断完善,影响力日益扩大。下一步,武汉铁检机关将进一步落实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和省委、最高检、省检察院工作要求,聚焦“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以专项行动为牵引,以体制机制建设为纽带,不断强化融合履职、协同发展,为打造新时代“九州通衢”,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贡献检察力量。